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办单位:教育部
国际刊号:1001-0505
国内刊号:32-1178/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4956 人次
 
    本刊论文
农业科技企业融入地方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分析

  论文导读::农业科技企业是指在现代农业产业领域内。促进科技与地方发展的结合。才能使农业科技企业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企业,地方发展,竞争优势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在现代农业产业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拥有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提升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水平和规模、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企业。农业科技企业是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农业科技面向农业、农村经济主战场,加快成果转化而产生的,它加快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学知识的扩散和技术转移,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与其他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一样,农业科技企业同样以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企业将不同于其它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决定了企业必须将经营活动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与地方具体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本文认为,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企业必须融入地方实施本土化发展,汲取并聚集生产要素,才能使农业科技企业获得更多竞争优势,也必将成为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1 农业科技企业与地方区域有着天然联系

  1.1 脱胎于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企业具有天然的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产业政策条件等农业论文,形成了各地区类型多样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使得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国农业科研院所也正是立足于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农业资源条件,直接为地方农业发展服务而建立起来的,其科技活动以解决区域农业技术问题为目标,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业科研院所面向市场实施转制,或以科研成果、技术管理入股创办,或直接由事业单位转制为经营实体,建立起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竞争主体。可见,脱胎于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企业,与地方区域有着天然联系,其生产经营活动必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活动开展也必将立足于地方特定的农业环境与资源条件。

  1.2 立足地方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技术研发及试验示范

  农业科技企业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各项活动必然以某地方区域生产与消费需求为导向,依据当地农业资源情况和农业发展基础而确定,其活动应符合地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发展特点。因此,农业科技企业的科技服务、技术研发及试验示范活动,只有针对地方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优势免费论文网。

  1.面向地方开展农业科技咨询、农技推广。本土化的农业科技企业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最为了解,通过开展规划、咨询、培训、技术指导、专家顾问等多种形式,将农业科研单位较好的科研成果及时介绍给当地农技推广部门或专业户、示范户等,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研究员赵亚夫被人称为“农民的科学家”,他提出并践行的“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卖,实现农民富”的工作准则,成了当地各级干部和农业科技组织全体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指南。

  2.围绕地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研发、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注定其必须围绕某一地方区域展开研发。一些农业科技企业集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通过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纳地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小型企业和教育与研究单位加入,形成大型农业集团公司。利用其自身既具有雄厚的资本,又联结和辐射地方经济组织,与当地农户有广泛联系的优势,对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向进行导引与控制,以便开发出自己原有技术水平不足以完成,同时又是市场所需求的产品。企业作为市场空间与科技成果需求的一方,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主动寻找科技资源,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上是高效的。由于主动围绕地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研发、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因而解决了从创新到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农业论文,使投资风险变小,经济效益增加。

  3.依托地方建设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特定地方区域为基地,以农业科研、教育和科技推广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资源为依托,集成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设施,通过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以实现技术与生产和市场有效对接的现代企业实体[1]。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集假日观光、科普教育、试验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建设充分利用了地方独特的农业资源,目标也定位于地方及区域周边市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企业运作模式,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形成极富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方式。

  1.3 地方区域是农业科技企业最基本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和销售市场

  农业科技企业创办与发展的初期,一般都是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农业资源,生产的鲜活农副产品也首先进入地方或周边市场推广销售,就近发展快速切入不仅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当地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地方优势产业,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发展后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原材料供应约束和市场需求约束,这种早期的优势也许会成为发展的障碍,然而,实际调研表明,这种障碍却往往又会成为催生该地区形成全新产业的诱因,这为农业科技企业打开了另一个广阔的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区域的大小是相对的,可以是县域、市域,甚或是地理位置相邻的某一农业功能区域,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行政区划。只要地方区域内的农业资源能被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企业的人才、科技、信誉等生产要素优势,能形成广阔市场空间,都可能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的活动范围。

  2 农业科技企业在促进地方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1 引导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植地方区域主导产业,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个优良的农业品种、一项新型的生产加工技术、一份完善的农业科技扶持计划可以开拓一片市场,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农业科技企业利用紧密联系地方、具有很强地域性的特点,能及时洞察并预测地方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技术研发或直接引入相关技术成果投入应用,引导、优化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论文,培育地方主导产业。一些农业科技企业通过组建农副产品销售公司,从过去只包技术不包销售,转向技术销售一起包,与农民签订销售合同,解决了农民“种难卖更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企业通过销售也进一步摸清了市场行情,对来年种、养植方案心中更加有数,如品种的选择与搭配,分期播种,分批上市等,从而进一步优化了结构,盘活了布局。同时,农业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及时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各种瓶颈问题,帮助地方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并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2.2 加速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促进科技与地方发展的结合

  随着高效农业规模经营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业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已日益明显。由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地域性和先导性,赋予了其在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农业科技企业引导地方农业生产,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地方农业工业化的进程[2]免费论文网。

  近代国内外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要素。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织,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进入农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科技企业推进农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企业向前带动农民的农业生产,向后牵动市场销售,伴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为地方农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农业基础。一些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和开发的科技企业,产品已经远销国外,成为当地农业出口创汇的一支重要力量。

  2.3 提高地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地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市场的竞争,关键体现在最终产品质量的竞争,只有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才能在市场中赢得可观的市场利润。传统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水平低农业论文,产量小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科技企业通过科技研究,开发适合当地农业条件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拓展市场,提高了地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农业种苗型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开发优质品种,提供高标准种苗,提高面上品种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农业科技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地方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有机化建设步伐,增强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地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3 农业科技企业融入地方发展获得竞争优势

  3.1 为地方提供公益性服务,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企业形象的塑造可使企业获得社会的好感、信任与尊重,使社会公众由对企业的好感进而发展到对其产品的好感,由信任企业进而发展到信任其产品,从而形成稳定持久的购买选择定势。农业科技企业既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也是农技推广的主体,作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公益活动符合公众对企业的期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社会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同,并最终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潜在的利益。大部分研究表明,公司的社会参与行为和经济效益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弱势产业,由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可以看出,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创立于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也应响应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号召,秉承农业科研部门的良好传统,承担起农业科技组织的公益职能,通过经常性的开展公益活动直接为地方“三农”服务,如农业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指导、农情发布、市场行情提示等活动,以建立与地方群众的感情纽带,赢得广大农民的心,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农业论文,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才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2 贴近“两头”形成产业组织优势和成本领先优势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特定区域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在相互依存和互动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产业组织能力,对该区域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也同样证明,同一产业内社会化程度高的企业更能获取竞争优势。农业科技企业以一项技术、一种产品为依托,开发出一片市场,进而带动相关产业,把“田头”生产和“柜头”消费很好地联系起来,向前拉动农业生产,向后联系市场,同时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前后一体化的社会化发展,将相关经营单位串联成为一个产业链,帮助企业形成产业组织优势。

  同时,融入地方的农业科技企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消费市场最为了解,紧贴“田头”“柜头”的本土化发展能有效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一方面贴近“田头”,选育、繁殖适合地方农业生产条件的农业新品种,开发利用具有地域特色农业资源;另一方面贴近“柜头”,生产加工符合地域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农产品。就近生产、加工、销售的发展方式,使科研、生产、销售相衔接,形成良种选育、新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育、繁、加、销”一体化,降低了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控制成本,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变成企业成本优势,这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捷径。

  3.3 分享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带来的无形资产获得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这些活动形成企业价值链,而无形资产支撑着整个价值链,影响着每种价值活动,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4]免费论文网。因此,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由于农业科技企业大多是科研院所创办的,在地方农民心中,地方农业科研院所是熟悉而亲切的,是值得信赖的,它所创办的农业科技企业在成果、人才、技术等方面是有保证的。群众正是基于对科研院所的认可与信赖产生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认可与信赖,可以说,农业科技企业在继承了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技与人才优势的同时,更分享和使用了科研院所的无形资产[5]。这将大大缩减企业进入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市场的时空距离农业论文,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四)地方“一线”科技与经营活动的实战性提升了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创新优势

  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谁占领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一方面,农业科技企业紧跟市场需求,着眼于实际运用来开发或引进科研成果、生产加工技术,并将其首先运用于地方农作物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园区建设等,其效果的好坏将直接接受当地农民和地方市场的检验,地方区域成为企业科研活动的第一个试验场,也成为检验效果的第一个考场,企业可由此判断技术成果有无推广应用价值、有无市场潜力。“真刀真枪”的实战培养锻炼了企业科研队伍、管理和营销队伍,提升了企业人才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技术创新与合作研发已内化为农业科技企业参与竞争的核心优势,成为农业科技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创新活动开展的目的,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农业科技型企业依据市场需求,通过单独或与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或高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此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融入地方发展的农业科技企业,对“一线”的生产与市场情况最为了解,在确立科研选题之前,首先要对一定范围的地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使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有目的的开发研究,使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地方市场直接的需求刺激导致的研发与创新冲动也更为明显与迫切,这将极大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与创新意识能力,赢得技术创新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朝全,郑建华,李仁方。论农业科技园的目标、功能与保障体系[J]。农村经济,2002(11):64-65

  [2]程高祥。浅析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3):151-154.

  [3]王朝辉。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竞争优势分析——以农业科技开发企业为例[J]。现代农业科学,2008(8):88-89.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严巧玲,何榕,等。农业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3(4):35-36.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